液氮是低溫-196℃的液體,無味、無毒、易揮發,為了長期保存一般放到專用液氮容器中。液氮容器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,尤其在新領域人體冷凍方面的應用更是被人們熱議。液氮極低溫可實現速凍使物體急劇降溫,避免冰晶形成,減少對機體的損害。這也是液氮容器冷凍人體的原理。
人體冷凍的概率來源自科幻小說,20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教授詹姆斯—貝德佛德開了世界首例接受冷凍遺體的先河。到目前為止人體冷凍技術延續有半個世紀。接受人體冷凍和等待死亡后冷凍的人越來越多。隨之人們對液氮容器冷凍人體技術的質疑、好奇也越來越多。中國女作家杜虹死亡后冷凍頭部,為液氮冷凍掀起新的熱潮。
也有人對液氮容器冷凍技術保存懷疑態度:人體冷凍技術不被主流醫學界認可。其一人為液氮速凍達到無結晶的想法過于理想化,實際操作中很難免除冰晶的威脅;人體不同器官不同區域需要不同冷凍速率,不同濃度的保護劑。其二低溫保護劑置換血液,保護劑有毒性對人體的損害尚不可知。其三解凍才是冷凍技術的關鍵,但是目前尚無一例解凍成功的案例。有人對液氮容器冷凍人體技術保持懷疑態度,但有些人比較樂觀了??茖W是在不斷進步的,現在做不到的不代表以后做不到。50年后復活成功為什么不可能呢?